在
“十五五”
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纵深推进的背景下,长三角一体化已从地理联动迈向产业生态共融的新阶段。安徽凭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战略定位,成为长三角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增长极,而合肥高新区作为
“科创策源地、产业先导区”,正成为本土科技企业赋能区域发展的核心支点。
拓山科技深耕于此,以智慧园区与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为抓手,为长三角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注入本土力量。
区域协同的核心是产业协同,而产业升级的关键在数字化基建。合肥高新区构建的
“5+2”
现代化产业体系,汇聚了先进光储、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,更形成了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龙头企业的梯度培育生态。这一生态为
拓山科技提供了精准的需求场景
—— 园区管理效率提升、产业链协同不畅、能源消耗偏高成为制造企业转型的共性痛点。依托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 “科技创新策源地”
建设契机,
拓山科技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技术与产业需求的深度适配。
在智慧园区领域,
拓山科技打造的一体化管理平台重构了园区运营逻辑。通过
GIS 一张图整合人员、设备、环境等核心要素,构建 “两重点一重大”
安全监控体系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,实现园区安全与环保的数字化管控。在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试点中,该平台将企业诉求响应时间压缩至 24
小时内,能源消耗降低 18%,印证了 “科技 + 服务” 的转型价值。其核心在于构建 “管委会 - 企业 - 第三方” 的协同生态,通过
“一企一档” 信息库与智能政务模块,让政策匹配与资源对接更高效。
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则打通了制造业转型的
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针对长三角制造企业的产业链协同需求,拓山科技搭建的云平台实现了订单管理、物流追踪与金融服务的闭环整合,使采购周期缩短
25%,库存周转率提升 30%。借助 MES 系统与 3D 仿真技术,某新能源零部件企业实现生产异常响应时间缩短 40%,计划达成率提升至
95%。这种 “场景化定制” 能力,恰好契合了长三角智能制造 “智链融合” 的发展方向。
从区域机遇到产业实效,拓山科技的实践印证了本土企业的独特价值
—— 扎根产业生态,更懂区域需求。随着 “十五五”
政策对跨区域协同的深化,拓山科技将继续以合肥高新区为基点,依托量子科技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储备,推动智慧解决方案在长三角 G60
科创走廊等平台的落地延伸。在这场产业升级浪潮中,本土科技企业正成为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纽带,更书写着 “科技赋能产业” 的鲜活样本。